2011年9月14日 星期三

「報章報導可信嗎?」 — 內容分析探究法舉例

英國有一本期刊叫《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內容與我們通識科公共衛生單元有頗多關聯的地方。今次我們從中找到一篇文章,結合了現階段圍繞IES的討論,並說明「內容分析」探究方法的邏輯,與各位同工分享。

文章作者是幾位英國大學公共衛生領域的學者,當中Ben M. Goldacre是英國著名的「公共知識份子」,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Bad Science》專欄裡介紹科知識。

文章的研究題目是探討報章有關營養與健康的報導,到底是否可信,或者有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作者們依據發行量,在英國最暢銷的十份報章中,隨機抽取一個星期(2008112-8日),然後再在當周新聞報導與社評中選取所有和營養(nutrition)有關之新聞(專欄文章則不在取樣範圍)。

內容分析其中一個最重要的操作程序,就是取樣(sampling)。作者的取樣原則如下:報導或文章必須要有一條和食物/飲料的標題,而且該標題會被讀者理解為一些和保健有關之討論或建議,例如標題為「紅酒可導致癌症」,這就會是一個可作抽樣的「合格」標題。反之,如果只是純粹分析紅酒所有的成份,例如「紅酒具有豐富維生素」,這樣就不屬於抽樣範圍。按照以上的準則,作者的樣本包括37篇文章;經過編碼(coding)程序後,鎖定了111條標題。

在釐清抽樣方法後,文章對樣本進行了基本的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 analysis):例如文章在周中那一天刊出,結果發現星期四及五較少有這類保健文章刊登;而周六的保健文章會多有「翻炒」周中的文章等現象。

之後作者用上了兩套在英國科學界通用的評估工具,用作分析報章報導的科學根據(evidence base)。結果發現大部份報導的宣稱(claims)原來都沒有足夠實證根據,大部份的報導都屬於兩套評估工具中可信性最低的「Insufficient」程度;此外,作者又發現,假如再將報章來源分類的話,傳統大報(如《The Times》)就比小報(如《The Express》)的報導素質為佳,有更多可信性較高的報導。

當然,這是一個有趣而且切身的研究題材,但可能不是每一個高中同學都能輕鬆重複(replicate)的探究,畢竟他們未必有足夠能力去評價報章報導的素質。不過,只要掌握研究方法得宜,類似型式的探究,同學們可以不妨一試。

同樣的研究,假如同學以專題探究的標準來分析報章報導,那會是甚麼樣子呢?

首先,在命題方面,以這篇文章為例,它的內容提供了幾個思考點:例如報章如何影響公眾對科學之理解,報章是如何處理與健康有關的訊息等等。只要找出文章的思考點,動動腦筋,加以修飾,就已經可以成為一份專題研習的題目。

同樣,就研究方法而言,同學們在處理專題研習時,也可以採用與上文同樣的抽樣程序和分析工具來處理問題:例如最簡單,以計算報導篇幅數量的方法來討論報導訊息來源(如學者、政府、企業)的影響;或者再進一步,將焦點放在報章訊息來源、評論報導中的研究步驟與設計等等,看看這些的元素如何影響報導。

除了探討媒體如何引述科學或醫學知識之外,另一個的可能,就是討論「觀感」、「形象」等問題:例如討論健康新聞的類型,究竟是正面新聞(如何保健、養生),還是負面(癌病)?媒體有沒有特定塑造病人和健康的人的形象?這些形象又如何影響我們理解健康等等。這些討論都可以說明媒體如何影響公眾對科學之理解。

總括而言,通識課程中,與公共衛生有關的探究題目一向較為缺乏,而且不易入手。我希望以這個例子能作為素材,拋磚引玉,能刺激大家發揮通識想象,指導同學完成有趣又有深度的探究。


作者
趙永佳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