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曾經流行過一套日本動漫,名字叫做《鋼之鍊金術師》,裡面除了畫功細緻、故事內容精采之外,還有一個叫「等價交換」的鍊金術規條,不但是這套動漫的「代言詞」,更成為社會上的潮流用語。所謂「等價交換」,在動漫中的講法是每當進行鍊金時,鍊金術士需要對等的物質才能進行鍊金:故事的開始,就是主角兄弟為了找回失去的媽媽,嘗試用被禁止的「人體鍊成」將媽媽「鍊」回來。結果是媽媽沒有回來,哥哥卻因此失去右手,弟弟更只剩下靈魂,要寄居在一副鐵甲之內。於是,為了鍊回身體,兄弟倆便決定展開,找尋傳說中的「賢者之石」之旅。
2012年5月27日 星期日
生物燃料的「等價交換」
香港曾經流行過一套日本動漫,名字叫做《鋼之鍊金術師》,裡面除了畫功細緻、故事內容精采之外,還有一個叫「等價交換」的鍊金術規條,不但是這套動漫的「代言詞」,更成為社會上的潮流用語。所謂「等價交換」,在動漫中的講法是每當進行鍊金時,鍊金術士需要對等的物質才能進行鍊金:故事的開始,就是主角兄弟為了找回失去的媽媽,嘗試用被禁止的「人體鍊成」將媽媽「鍊」回來。結果是媽媽沒有回來,哥哥卻因此失去右手,弟弟更只剩下靈魂,要寄居在一副鐵甲之內。於是,為了鍊回身體,兄弟倆便決定展開,找尋傳說中的「賢者之石」之旅。
2011年12月2日 星期五
病者有其藥 ── 藥物專利權與公共衛生
醫學在過去幾十年發展迅速,但在發展中國家很多人因得不到適當的治療與藥物而死亡,被傳染病奪去生命的人,比戰爭造成的死亡還要多。造成此問題的原因很多,其中藥物專利權是其中一影響因素。
讓我們先看看一例子。2006年印度專利辦公室,拒絕了諾華公司為一種治療慢性白血病的藥申請專利,理由是這申請跟舊藥物相差不大,未有顯著的效用提高,不符合印度專利法。諾華提出上訴。2006年底,無國界醫生發起了一項全球請願活動,敦促諾華撤訴。理由是如果為藥物的微小改變就能得到新專利,依賴於印度製造仿製藥的發展中國家中成千上萬感病患者(如非洲、巴西、泰國等)或其他多邊組織和非政府組織等都會受到影響。(印度有2/3的仿製藥會出口)。2007年,印度新德里高級法院駁回了諾華的一項條款的訴訟,該條款並禁止為現有藥物的微小改變註冊專利。面對這一裁決,諾華公司稱「印度法庭的裁決將阻礙向患者提供更好藥物所必要創新的投資」。
以上的個案牽涉幾方面的問題。其一是藥物專利權。藥廠為研發新藥,往往要投入巨額的資金,因此對研發出的新藥擁有專利權,而這種專利權受到世貿的《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TRIPS)保護。目前全球90%的藥物專利權均為發達國家的大藥商所擁有,因此,TRIPS變相給予這些跨國企業享有20年的近乎全球專利。
其二仿製藥的出現。由於原廠藥受到專利權的保護,售價不菲。其他藥廠依原廠藥申請專利時所公開之資訊,產製相同主成分的藥品,即仿製藥。仿製藥能達到「化學相等」、「生物相等」及「療效相等」,但價錢則便宜多了。美國生產的抑制胃酸分泌Astra Merck,售價每粒 $3.76美元,但印度的仿製藥要只需$0.09美元,價格相差四十倍。印度、埃及、泰國和巴西等國家,更已發展出具規模的仿牌藥制造業,它們不但能以低成本制造藥物滿足國內需要,同時更能把藥物輸出海外發展中國家。
一般仿製藥必須在處方藥專利過期後,或在特殊情況才能售賣,例如:2001年及2003年部長會議中,世貿成員國同意公共衛生的重要性,放寬TRIPS的規定,允許發展中國家進口仿製藥,對抗愛滋病、肺炎、癌症、糖尿和肝炎等致命疾病。容許任何成員國輸出以「特許牌照」生產的仿製藥,惟出口對象只限於50個「最低度發展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 ,及表明協議旨在保障公眾健康,而並非為工業或商業目標。
跨國製藥公司認為,發展中國家的仿製藥,直接影響專利藥物的市場。他們認為,要成功地把一種新藥帶到市場約須5億美元,投資者付出巨額投資和承擔高風險,必須有合理回報,全球統一的20年專利權年期和價格標準是合理的。專利權鼓勵投資,並有助獎勵發明,更能有效地為發展中國家面對的傳染病找到治療良方。企業和個人一樣,都有權保障他們的知識產權免被他人盜用。
但從發展中國家的角度看,貧窮國家在公共醫療上的投入低,藥費須由病人支付;高昂的藥價會直接影響國民的生命。如三大傳染病:愛滋病、肺結核及瘧疾的發病及死亡率主要在發展中國家最高。假如沒有廉價的仿製藥,死亡人數會更高。
仿製藥生產商之間的競爭,亦可令藥價下調。自從印度自行生產仿製的抗愛滋藥物後,愛滋病人的藥費便由每年八萬港元,下降至二千四百港元;大藥廠因為市場競爭亦須調低在貧窮國家售賣的治療愛滋病藥物的售價。如烏干達,愛滋病患者的治療比率得以提高升幅兩倍。事實上,很多從事國際救援組織都依靠便宜的仿製藥從事救援。但如果現實中若仿製藥廠不被批準把藥出口國外,或從事商業目的生產的話,將難以經營,亦難以把藥品價格維持在低水平。
有社會學家認為,世界是不同勢力角力對抗的場所,藥物專利這議題牽涉不同的權勢:跨國大藥廠、法庭、非政府組識、世界貿易組織……看似複雜,卻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醫療社會學提醒我們,醫、藥不單是一個技術或道德問題,而是一個和社會制度、政經、文化都息息相關的議題。如何在保護藥廠的專利權,鼓勵投資,與提高公共醫療衛生水平,放寬仿製藥的生產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全球社會面對的一大挑戰。作者馮惠卿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本科及碩士畢業生,曾任教中學通識教育科,現職中學圖書館主任。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通識微型小說《少年Lok頭的煩惱》
通識科的好處(或壞處?)是可以用不同形式的教材來引導同學學習。一般老師們都會用真實材料(authentic materials)如新聞故事或短片等作為教材。但大家有沒有想過以小說來令同學進入你要他們認識的世界或社會角落?
今期「黨員」郭家偉創作了這篇通識微型小說來說明全球化和資訊科技對青年人的生活所帶來的影響。近來用點對點共享(Peer-to-Peer sharing)軟件或BT下載的確改變了不少年青人的媒體消費行為。大量字幕組的出現,令互聯網用家能夠簡單快捷地下載到世界各地的影視節目到自家的電腦裡。無論下載這些節目是否侵權行為,年青人都能籍此擺脫時與地的束縛,全面接觸全球各地的娛樂或資訊。儘管小說是虛構,現實中卻極可能發生過如此的事情。
-----------------------------------------------------------------------------------
放學後,Lok頭歸心似箭的衝回家。一般而言,他也許會留在學校裡跟同學打籃球直到日落西山,但今天不行。今天的下午五時左右,大陸的字幕組就會發佈那套他正在追看的動畫的中文字幕版,他要搶在前頭下載。
回到家裡,但見老媽一邊手拿報紙;一邊看電視— 再仔細一看,其實她正在打瞌睡。電視正在播放一套老掉牙的日本動畫,Lok頭早在兩年前就已經透過BT下載,看完整套二十六集的字幕版了。他不禁有點同情老媽,這個年頭還要忍受免費電視的白爛;而且過時的節目。走進自己的房間,關上門,換過家居服,他隨手一甩,任由校服歪斜的躺在床上,然後轉身彎腰開啟電腦的電源。
搖一搖滑鼠,喚醒徹夜未關的電腦。螢幕略帶遲緩的逐一顯示正在進行的工作,Lok頭叫出BT的介面,瞄了瞄昨晚開始下載的荷里活電影。甚麼嘛,才80%,還以為已經完成。
稍稍皺眉後,他轉而打開IE,看到設定為首頁的Yahoo,上面的新聞正好在報導有關緬甸風災的災情,甚至觸發西方社會討論應否為救災而軍事入侵緬甸。Lok頭卻心無旁鶩,也懶得詳閱國際新聞首頁,直接從我的最愛裡點擊經常光顧的動漫資源網。
進入網站後,他先敲鍵盤,在資源網的搜尋列裡輸入那套動畫的名字,得出約一百項結果。他用食指轉動滑鼠上的滾軸,一一檢視搜尋結果。嗯,找不到他平常收看的字幕組所發佈的最新一集呢,只有一堆「先行版」之類的東西。所謂先睹為快,Lok頭決定先下載,晚上再等大字幕組的出品。點擊下載後,BT軟件的作業視窗再次彈出,他選擇把檔案下載到外置硬盤(據聞對電腦的傷害較小),再按決定。
眼見BT軟件正在自動搜尋種子進行下載,Lok頭趁機跑去洗澡。萬萬想不到的是,在他回到電腦面前時,他要的動畫已經下載完畢!Lok頭喜出望外,忙把檔案拖至播放軟件。
電腦螢幕播出的,卻是另外一套古怪動畫,絕非他想要的東西。可憐的Lok頭被耍了。
他氣憤難當,打算到一個動漫論壇上投訴。與日常不同,登入論壇後,映入眼簾的是一通告示,說在日本發佈片源的高人紛紛被捕,因此字幕組暫時搞不到片源,也就沒有新一集的動畫可發佈,現在流傳的全是掛羊頭賣狗肉的騙人東西。Lok頭不禁眼前一黑,慌忙的四出搜索,想確定消息是否屬實。
他跑過多個論壇,全都口供一致。後來直接在Google上搜尋日本的網站、論壇、Blog等等,發現這個消息是真的,而且在日本算得上是個大新聞。夜幕初垂,Lok頭頹然坐在椅子上,螢幕把少年的臉照得一青一白 — 他忘記打開檯燈。
他嘆口氣,赫然發現剛才提到的荷里活電影已經下載完畢,驀地精神一振。今朝有酒今朝醉,先看再說!Lok頭覺得頓然開朗,於是再次埋首電腦之中。
(原文曾於2009刋登於《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