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趙永佳、施德安:中醫為何反對中醫院?

 明報 「星期日生活 2014525

2014年出爐的施政報告提及,政府計劃於將軍澳興建一所中醫院。這個消息對許多投身中醫行業的人而言,應該是盼來了中醫發展的春天。但是消息出來 以後,有不少人對此充滿質疑和批評,甚至有60名中醫師在1月20日聯署了一篇名為〈六十名中醫師聯署﹕不要偽中醫院〉的文章,在主場新聞上刊登,擔憂香 港的中醫院會走中國內地的模式,並指出政府要正視現存中醫發展的許多制度性問題。興建中醫院,看似有助中醫發展,中醫們理應支持。然而為何有會那麼多中醫 師聯署表示異議呢?他們為何會反對中醫院呢?施政報告的幾行字裏,其實隱含着香港中醫發展的許多複雜問題。
參與聯署的中醫師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都很年輕,絕大部分都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最早幾屆的畢業生。現在這些中醫師有的在醫管局和大學及非牟利 團體三方合作的診所裏就職,也有很多是在私人診所,如康德堂或港恩中醫院工作。當中有在大學的中醫系從事教育工作,甚至有的是在中醫行業組織裏擔任要職 的。這次聯署可以說是中醫界的新生代第一次為香港的中醫發展發聲。

 「偽中醫院」偽在哪裏?

從聯署信裏看來,這群年輕的反對者,都非常熱愛中醫,反對中醫院的一大理由,就是擔心如果這是一所「偽中醫院」就會毁了他們所熱愛的中醫。他們擔心 這所中醫院不是一所純粹的中醫院。目前政府和一些支持者在構思着的「中西醫結合」,對他們而言很有可能是以用西醫的管理模式來作為醫院的主要結構,再以類 似內地「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手法。這種猜想不無道理,因為要試行「中西醫結合」,不少人自然希望從內地取經。有報章評論就提出,「內地在中醫藥現代化、中 醫院管理及中西醫結合方面,進行了數十年實踐和探索,累積了大量成功和失敗經驗……香港中醫院運作模式,不應捨近求遠另起爐灶,而是汲取內地成功的經驗, 再結合本地實際情况,這才是正途」。
這些年輕中醫師有不少對內地的中醫發展有深入了解。在他們眼中,內地所採取的「中西醫結合」,是徹底失敗的經驗。內地的中醫體系看起來和西醫體系並 重,但是卻一直依賴西醫的價值而存。在教研及實踐層面,皆重視西醫手法,包括生化實驗及手術,忽略中醫的個體化辯證論治及四診手法,帶來的後果,就是如聯 署中引用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和顏德馨教授的說法﹕「中醫博士不懂得用中醫治病」,真正在運用及懂得運用中醫理論和手法來診療的中醫師愈來愈少。很多準中醫 師去中醫院實習,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時間要用西醫手法來為病人診療,包括開刀做手術(開刀被不少香港的中醫師認為是和中醫重視五臟一體的整體觀相違背的一 種手法)。半個世紀以來,內地的中醫長期處於弱勢,中醫數量也愈來愈少,甚至有被取締的危機。內地如此,一個長期由西醫壟斷醫療體系的香港又如何呢?香港 中醫在還沒有穩固發展起來的時候,就呈現了滅亡的危機,熱愛中醫的年輕醫生如何對這所很有可能由西醫所主導的中醫不擔心呢?

 納入公營體系﹕中醫院的責任

聯署信也提及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就是中醫院必須納入公營醫療體系,絕對不可以自負盈虧。政府認為中醫院有自負盈虧的生存方法,但是曾在醫管局的中 醫診所裏工作過的年輕人指出一個問題,就是目前的18間診所的「自負盈虧方法」,是以壓低經營成本和藥物成本為代價。「自負盈虧」的執行模式由新自由主義 所引導,政府在相關領域裏提倡「自負盈虧」,就能節省許多公共開支,但是這種并不完全適用於公共醫療領域裏。尤其是中醫在香港仍處於剛剛發展的階段,要步 入正軌,若沒有政府在法規和資源上給予支持,就很可能胎死腹中。香港的公營醫療體系由西醫長期壟斷,但也常被批評資源過少。年輕的中醫要在「自負盈虧」的 環境裏生存,難度更甚西醫。醫療系統的存在是為了保障市民的健康。如年輕中醫們所提的,他們理想的一所中醫院,是可以提供良好的診療手法及高品質的藥物。 但他們在醫管局診所的經驗讓他們失望。
另外,年輕中醫師們寄望中醫院可以成為培養本土中醫師的一個搖籃,提供發展機會。根據他們的工作經驗,在醫管局的中醫診所坐鎮主任醫師位置的,大部 分是從國內聘請回來的老中醫。醫管局在埋怨人才流失大,年輕人做了幾年就跑去私人市場,為何不思量曾否為年輕人提供機會?私人診所提供給年輕中醫師的待遇 固然較「自負盈虧」的診所高,同時他們也更重視本土的畢業生。比如,康德堂和港恩中醫診所的中醫師,大部分都是本土培養出來的中醫師。有的年輕人甚至在政 府所提供的環境裏呆不下去,和同學合伙成立標榜本土中醫的診所。醫管局的中醫診所無法給予本土中醫師一個良好的發展機會,何况是模式和這些診所可能十分相 似的中醫院呢?

 在香港做真正的中醫

聯署的各種觀點後面,是一股對中醫的熱情在支撐着這批年輕人。他們有許多都是經歷了一段「畢業就等於失業」的時間。早期的社會環境並無法給這批最早 畢業的年輕中醫提供一個實現抱負的機會。其時的私人中醫機構喜歡從國內聘請老中醫來坐鎮診所,年輕中醫師常被拒之門外。香港的中醫在醫療體系裏是弱勢,香 港本土畢業的中醫師更是弱勢中的弱勢。這種弱勢到了近幾年才有所改變。
香港對中醫的制度性限制,使中醫保持了更純粹的價值觀和治療手法。在5年的中醫課程裏,中醫學生雖然也接受過於西醫的培訓,但法律規定中醫師不能如 內地一般使用西醫的手法。加上對內地的「中西醫結合」的不滿,他們為自己能持守一種非常純粹的中醫價值及手法而自豪,甚至認為相比內地,香港才是真正保存 中醫的地方。

 香港中醫發展的尷尬處境

這一封聯署信,揭示了中醫發展的本土危機。中醫的發展,正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情况。有些人會問,香港中醫其實不是一直發展得欣欣向榮嗎?1997年 以後,香港政府在中醫發展有過不少投入,包括設立註冊中醫制度,把中醫納入醫療體系;3所大學每年招收的中醫新生人數由2003年的149增至2011年 的374,香港中醫的數目則由2003年的7965增至2011年的9160。另外政府自2004年開始和大學及非牟利團體進行三方合作,逐漸在18區每 區開設一所中醫診所。據醫管局的資料,這些診所的求診人次由2004年的6.7萬增至2012年的91.6萬。如此看來,香港的中醫發展似乎正處於一個前 所未有的好景。
但統計處的一項資料,呈現了中醫發展的另外一個現象,就是看中醫的人愈來愈少。在統計處主體性住戶統計調查,關於就醫情况裏有一項是詢問香港市民在 接受訪問前求診類別的比例。資料顯示,1999年前向中醫求診的人數佔求診總人數的比例一直低過10%,但是1999年時升至19.9%,這個數據可以證 明1997年後香港中醫的確有着顯著的發展。不過其後的數字就開始下降,從2002年到2012年間更是不超過15%,2012年更是過往10年來的最低 比例,只有11.1%。雖然前往醫管局中醫診所的就診人次增加了, 但這在整體就醫次數裏所佔的比例並不高。以2012年為例,向私家中醫求診的次數佔整體就醫次數的比例是11.7%,但向醫院管理局轄下的中醫診所或中心 的中醫求診的次數比例就只有1.1%。中醫愈來愈多,但看中醫的人愈來愈少,無論對醫管局,大學的中醫系,還是中醫師而言,都是一個很尷尬的處境。

 中醫師的願景

香港的中醫發展處在如斯境况,中醫院的設立就是一個讓中醫能良好地發展下去的契機。一個有責任的政府,應該正視這群新生代的心聲。中醫師們所提出 的,不止是反對一所「偽中醫院」,他們有着更長遠的願景,就是香港政府為香港的中醫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以讓中醫能更好地服務市民。香港中醫的發 展關鍵,在於政府如何從制度上給予中醫一個與西醫在醫療體系上同等的地位和資源,如何納入本地的醫療體系。另外也有賴香港的中醫師一起探討未來的中醫發展 模式,並在中醫院建設以至中醫制度完善化的過程裏建言。中醫院如何發展,正是給醫管局以及中醫師一個考驗,以此作為對中醫發展前景的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