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5日 星期一

「剩女」現象與香港家庭變遷















最近英國《經濟學人》雜誌(
820日)的封面專題是”Asia’s Lonely Hearts” (亞洲的寂寞芳心),指出亞洲各國普遍面對結婚率迅速下降的問題,並提出幾個可能的原因,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問題。
這篇極有深度的文章,相信在未來幾年都可以被通識科老師和同學作為上佳的議題探究材料。除了英文原文外,內地新浪網更將節錄翻譯,這對很多師生相信都有不少幫助。
文章首先點出亞洲地區晚婚現象,並以各國初婚年齡與大齡青年(30歲後)不婚比例的上升來說明這現象。《經濟學人》指出,女性無法兼顧家庭和事業的壓力,是亞洲婦女「拒絕」結婚的主要原因;而婦女就業率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則令她們更難「屈就」家庭主婦的角色。
結婚率下降為亞洲帶來不少問題,除了出生率下降之外,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影響:因為結婚對男性有約束作用,結婚率下降意味著有大量單身的「光棍」男性的出現,犯罪可能增加之餘,對社會也會有其他不良影響。文章認為亞洲婚姻觀能否復原,取決於兩性性別角色,以及在婚姻分工的位置能否適應時代變遷而改變:一般而言,「傳統」觀念越重的社會,女性對婚姻就越有介心,結婚率也就越低。
放在通識科的背景去看,這篇文章把現象、原因與影響解釋清楚,對同學理解「傳統」婚姻與家庭的改變有很大幫助。更可貴的是,它把問題放在整個亞洲地區的脈絡來思考,提醒了我們,現代生活對傳統制度的沖擊,並非中港地區獨有,而是亞洲各國共同的挑戰。這有利於我們拋開「民粹」式的討論,理解傳統和現代的互動,是很多社會共同面對的挑戰。
不過,文章的中文版比英文原文簡約,很多細緻的分析都未有翻譯,建議老師和同學盡量參考原文;此外,我建議大家多去搜集文章資料的相關數字,例如本港統計處最少就有兩份統計報告對探究這課題就很大幫助。
其一是香港統計月刊200711月的專題文章,題目是「一九八一年至二零零六年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文章首先分析香港人在1981年至2006年間的婚姻狀況,並在表二比較了香港、日本、內地、新加坡的不同年齡組別從未結婚的男女人口比例。明顯發現香港比這些國家女性不婚比例在各年齡組別都更高。
(以下各圖表可按圖放大)











資料來源:《香港統計月刊》二零零七年十一月 FB4












資料來源:《香港統計月刊》二零零七年十一月 FB5
表三則分析了教育水平提高的影響,如1986年的數字顯示,曾受專上教育的30-34歲女性,有2.5%未婚,但在2006年就增加至17.1%;同年(2006年)小學程度的30-34歲的不婚女性就只有0.9%,但中學畢業的卻跳升至16.7%,顯示教育水平的高與低是女性「拒絕」結婚的重要條件。














資料來源:《香港統計月刊》二零零七年十一月
FB6
由於篇幅關係,未能盡錄報告所有內容,這說明通識的素材,俯拾皆是;而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專題報告與文章更是必然選擇之一。不過,換句話說,應該如何過濾選取材料反而是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挑戰。
比方說,使用任何統計報告或分析統計數字都要小心,這也是通識學習的基本。好像這份報告中的本港「人口」基數,原來包括了在港的外藉家庭傭工。這點早前在報章上亦有報導,因為外藉家傭多數為女性,而不少為年青(25-29)未婚的人口,所以如加入她們為人口總數,會對結果有很大影響。當然統計處對此也有掌握,所以在另一份較近期的報告《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中,已針對此問題把外傭從總人口中分開再分析婚姻狀況。如下表所示,全港於201021.8525-29歲之未婚女性,而30-34歲則為11.95萬,35-39歲有7.15萬人。如單看這數字,會推論香港適婚年齡「女多男少」,因為25-29歲的未婚男性只有19.76萬人,所以「港女」有結婚難之問題。











資料來源:《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P. 34
不過,在剔除外傭後,如下表所示,25-29歲之未婚女性只有17.84萬人,比未婚男性19.75萬人少3.19千人,而30-34歲年齡群未婚男性更比女性24千人!所以「女多男少」以致結婚難,原來只是「統計假象」,似乎香港「光棍結婚難才是真象」。












資料來源:《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P. 38
因此,如果我們單單參考《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的話就會容易被誤導。不過這裡也帶出一個相關問題,就是討論「香港人口情況」是否「應該」把外傭計算在內?現在外傭居港權爭議「風頭火勢」下把外傭排除於「本港」人口的當兒或有「政治不正確」的嫌疑,但從分析角度卻絕對有必要:因為外傭和本港人口通婚屬非常少數,所以兩個人口群體的「婚姻市場」(marriage market)一般並不相通。當年《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在2007年發表時,因為沒有把外傭人口作特別處理,就有傳媒「中招」,指香港「女多男少」,以致女性結婚難,「剩女」增加,所以後來統計處為了避免公眾誤讀,才有把外傭剔除再加分析做的選擇,各位千萬不要過份以「陰謀論」來猜測統計處做法。
由一篇雜誌文章開始,我們在通識的探究過程中可以以其他材料引證深入討論一些我們都感興趣的議題。這大概是學習通識的樂趣之一。香港人的婚姻問題,是中國傳統文化單元的重要議題,我希望今次這篇文章會對本科教與學有點幫助。
IES小建議:
探討本港女性「遲婚」現象,先總結現有統計資料,再和1030歲(或35歲)以上未婚女性作深入訪談,以了解她們遲婚的原因。《經濟學人》文章中的幾個可能因素可以作為guiding question或假設來進一步探討。
趙永佳
延伸閱讀
The Economist. 2011.“The decline of Asian marriage - Asia's lonely hearts”AUG 20th
新浪網轉載文章網址:
新浪財經。20110819 。〈《經濟學人》封面文章:孤單的亞洲人〉。
政府統計處。2007 〈一九八一年至二零零六年香港的結婚及離婚趨勢〉。《香港統計月刊(二零零七年十一月號)》。(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lication/feature_article/B70711FB2007XXXXB0100.pdf)
政府統計處。2011 《香港的女性及男性主要統計數字》。(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lication/stat_report/social_data/B11303032011AN11B0100.pdf)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