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5日 星期四

三年過後,通識科會如何走下去?

對通識科師生來說,42是一個具標誌性的日子。隨著同學考畢文憑試,新高中通識科第一個3年循環的教與學、考評歷程正式完結。

我們不禁問:三年以來,通識究竟教了大家什麼?再走下去,這一科的發展究竟會如何?

無可否認,通識科令同學更關注時事。就以昨天的文憑試卷題目為例,同學會回應關於香港人口老化問題、市民對不同政黨的滿意程度、機場第三條跑道、西方文化(如麥當勞快餐店)如何影響中國等議題,可見通識考題與同學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再以近日特首選舉為例,全港同學可以在必修必考主科課時中名正言順地閱讀相關新聞、分組討論、聆聽班房中老師及其他同學觀點。此一現象在舊制課室中難以出現,若然某老師期望跟同學討論時事新聞,只好在本科教學過程中額外抽出時間討論,且談得太多,有可能被同學質疑「out c (教授了課程syllabus以外的內容)」,影響教學進度。

故此,當遇見文憑試制度下的高中同學,姑勿論這些同學能否客觀討論時事新聞,他們總會對近年香港、中國、世界大事有大概認知,甚至有一些個人想法。猶記起早前2011年學友社十大新聞結果發佈過後,社會普遍認為中學生對香港民生,還有國際範疇的新聞有更大關注,中學生自身也承認多了在課堂中討論時事,仔細思考一些社會議題,包括有:究竟我如何回應政府政策?什麼是香港核心價值?我會否參與七一遊行、六四燭光晚會?如果我手上持有一票,我會投予誰?我應如何回應中國的崛起?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否令世界更和平?就此而言,通識科的確發揮重要作用,同學知得更多,想得更多。

看來,通識科似能回應多年以來坊間關注的教育討論:香港學生接受填鴨式應試教育,死讀書讀死書,背誦與日常生活無直接關係的課程內容,未能靈活變通,未能與社會接軌。

是否真的如此?同學更關注時事,這是事實,但通識科的實踐也帶出另一些問題,在第一個教學循環完結的時刻,值得檢討。

第一,死記爛背固然不好,但若然為了避免死記爛背而走往另一個極端:未有正視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同樣令人擔憂。

諷刺的是,近年大家的確少了批評香港教育為填鴨式教育,反而多了批評各科課程漠視基礎知識,不夠「紮實」。就通識科的發展而言,兩種極端應同時避免。

教育局一直未有為通識科明確解釋何謂基礎知識,只有提供六大單元學習範圍,好處是提供彈性予師生,避免走上教師單向教授、學生背誦內容的「回頭路」。不過,若然教育局仍未對「何謂基礎知識」提供更清晰、更具方向性的專業指引,好讓通識老師放心抒懷教授基礎知識,不見得有利通識科發展。

事實上,課程文件指出「本科知識內容會佔科目涵蓋範圍/探究學習的百分之五十至六十,以便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主題和議題的背景和性質」(4),教育局不單止默認了「知識內容」的重要性,亦將通識科學習內容分了兩種:佔五至六成的「知識內容」及佔四至五成的「非知識內容」。那麼,「知識內容」究竟是什麼?現時仍未有說明。

高中通識課程發展至此,相信教育當局已累積一定經驗。筆者建議教育局須加快這一方面的課程發展研究,解釋何謂「知識內容」。例如教育局曾為通識老師提供一百多個「建議概念名詞」,這些概念名詞能否為「知識內容」提供方向?正如過往教育局曾在會考綜合人文科中提供支援教材,當中附有詞彙釋義,亦有清楚說明這些詞彙並非為學生背誦材料,而這些詞彙正好提供方向予老師,好讓老師、學生能參考這些詞彙,釐定基礎知識。

第二,課程範疇廣闊,當中亦有重疊地方,須整合刪減。曾問及通識老師的教學進度,幾乎所有老師擔心自己不夠時間教書,學生也擔心自己讀得不夠多。無他,教育局未有說明何謂「知識內容」,課程範疇又廣闊,有六大單元、十二個主題,從自身人際關係推展至國際世界大事,同學很難通透理解。始终,課程文件既然定好有六大單元、十二個主題,同學自然會依據教育局要求,逐一學習,並有「多多益善」心態,以為讀得越多越好。既是如此,若然教育局能對課程範疇作出整合、刪減,例如同學指出已多次反覆學習「身份認同」、「家庭觀念」等課題,何不將相關主題合併?另外,參考昨天的文憑試題目,表面上同學須了解香港真實現況,但其實同學亦須融會貫通,正如機場第三條跑道不單涉及香港市民的生活素質,也會跟環境保育、全球化趨勢拉上關係。故此,單元數量不變,但將十二個主題減至十個,甚至減少更多,必有助同學更聚焦學習,更能將不同單元串連起來。

第三,到了今天,即使教育局、考評局多番解釋,不少同學仍擔心自己答題的價值取向未能配合評卷員的既定立場。就以文憑試題目為例,考生有可能表達自己對民建聯、社民連的看法(卷一第三題),又要對「個人利益」及「社會利益」作出取捨(卷二第一題)。他們擔心:自己會否選錯立場?萬一自己表達了「不合宜」的立場,怎辦?其實,這次正式文憑試正好提供一個最好的機會予考評局解釋,期望考評局在放榜後能提供不同立場,卻有同等分數的真實答卷樣本,消除同學,還有老師、家長的疑慮。

最後,教育局須把握現時的重要時機,切忌做出支援倒退,甚或資源錯配的舉動。回顧過往新高中通識科的師生經驗,人力資源非常重要。兩年前,教育局因應課程發展、老師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提供一年16萬的撥款予全港中學,最後,全港教育界因而受惠,課程發展更順暢,老師教得更理想,學生學得更好。到了今天,通識科仍屬嬰孩成長階段,教育當局在未檢討課程發展、庫房水浸的背景下,斷然以撥款終結為理由拒絕支援第一屆文憑試之後的全港學校。若然教育局繼續漠視課程發展的需要,不提供撥款,不盡快推進課程檢討,只是不斷提供教師培訓課程,要求學校校長自行調撥資源,老師自己不斷學習,並自行憑專業判斷理解課程。苦了的,只有往後學習通識的學生,與及浪費了整個香港社會(包括教育局)過往為此科曾付出的努力。

作者許承恩為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

(原文刋於2012年4月3日《明報》,特此鳴謝作者授權在此轉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