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概念化及指標



某校的輔導組近來有一個傳聞:話說中三級有兩個同學,分別是薛凱琪Fiona)及鄧紫棋(G.E.M.)的「死硬派(Diehard)」粉絲。他們有一天為所喜愛的偶像而發生衝突,甚至打鬥。他們最終一同被輔導主任接見,發生以下對話:

「同學A:擺到明FIONA『靚』過阿G.E.M.多多聲啦!

 同學B:你都傻既,FIONA咁『姣』,我真係估唔到有人會鐘意囉~

同學A:你個個阿G.E.M.,成日傻笑,一D都唔『正』呀!

 同學B:陳SIR你話啦,邊個『好』D先?

 陳SIR:……其實我偶像係白雪仙……」


以上對話,看似無聊,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獨立專題探究的技巧:表面上,兩位同學正爭論哪一面偶像的外表較為討好,但嚴格來說,他們並沒有一個爭論點,他們只是各自在「靚」、「姣」、「正」,甚至是「好」的話題上各自說出他們的看法。究竟甚麼是「靚」?怎樣才算「姣」?「正」的定義又是怎樣?一時間可能連老師也不準,我們又如何去判斷哪一位比較「靚」、「正」?你可能會覺得我多此一問,誰「靚」誰「正」,大家心中自有判斷,所謂「各花入各眼」,問來多餘。但這樣的思考方式正正是社會研究的基礎,將日常概念轉化成可以討論的概念,可量度的指標,確立研究的客觀性、嚴謹度和對議題了解的準確度。


我們時常覺得很清楚自己的提問,但事實上日常生活很多熟識不過的字眼,在研究上會變得陌生。誰人才算是「貧窮」?「健康」的人又是怎樣的?「好學生」又是甚麼意思?所以,社會研究裡往往須要將概念操作化(conceptualized),把抽象概念轉化為可測量驗證之實質數據。以「好學生」為例,所謂「好」是指學業上、品德上、課外活動表現上,還是各方面也要考慮?所以當我們進行社會研究前,會先將概念下一個定義,如「好學生是在學業上、品德上、課外活動表現皆優異的同學。」一個清晰、準確的定義可以列明相關概念的特徵或行為表現,更可以藉此作出各出量度、驗證。譬如透過分析學生的成績表上的平均分、操行分、缺席及遲到紀錄、課外活動所得獎項等可以量度、比較的資料,便能以一個較為明確、客觀的尺度去判斷誰是學校裡的模範生。

當概念較複雜,或想強調某一面向(如學業成績)的數據時,我們更會為概念定出一個指標(
index),將不同面向的數據統一、轉化成一個數據,進一步增加研究的客觀性。情況就如學校一般會將中、英、數等主科的成績佔一個較大的比重(如將滿分設為150分),以強調主科的重要性和突顯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又以上文的傳聞為例,陳sir可將「靚」定義為「大部分人都喜歡他/她的外表」,於是舉行一個全校性的「靚女」選舉,看看FionaG.E.M.的得票較高。陳sir甚至可以將「靚」定義為「樣貌、皮膚、身材皆好」,成立一個指標去統整她們輪廓的對稱度、BMI指數、皮膚黑色素等資料。由此可見,對概念設立不同的定義,將決定整個研究的發展進路。

做好概念操作化,不但可在開始研究之前重新反思概念的意思,更為日後研究定立明確的發展方向。當你下次和朋友討論誰是「靚女」、「好老公」時,你又會為這些概念定下甚麼指標呢?


作者是邱家偉老師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系畢業,現為余振強紀念中學通識科老師。

(原文曾於2009刋登於《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