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4日 星期五

我們都是圍火堆跳舞的原始人 ── 奧運與身份認同

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你一定曾看過不少中國國旗在場館升起的場面,你有甚麼感覺呢?驕傲?自豪?為何你會有這樣的感覺呢?是因為你自覺為中國人嗎?但當有人問你:「你是甚麼人?」你會怎樣回答呢?「中國人」還是「香港人」?無論你的答案是甚麼,這裡牽涉到身份認同的問題。

「社會身份」(social identity)是美國社會學家艾靈高夫文 (Erving Goffman)提出的概念。高夫文認為我們的身份是由所屬的不同社會群體, 例如 性別、 階級、 種族、國籍等。我們還未出世,社會已有根據種種的準則來賦我們不同的身份:如根據生殖器把人分類男/女性;根據皮膚的顏色把人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人;根據國籍把我們分為不同國家的人……

神聖:群體團結的關鍵

社會賦予我們不同的身份,為何我們又好像甘之如飴,不會反感呢?究竟甚麼機制使我們認同這些社會賦予身份呢?我們在之前的文章討論過性別角色的社教化 (socialization)過程。而族群、國家等身份認同,又是透過甚麼機制來強化的呢?簡言之,為何我們是靠甚麼而團結在一起的呢?

社會學家涂爾幹告訴我們,奧運會上聽國歌、看國旗升起,跟原始部族圍著火堆或圖騰跳舞是類似的行為,都能增強群體的凝聚力。國旗國歌跟圖騰一樣具有神聖的性質:是氏族成員的共同標誌,既體現於具體的物件中,同時又是超越這些物件之上,因此具有一種強烈的宗教力量。這種超越個體的力量,內在於個人又超越個人的力量,能使人達到更高尚的生活境界,這是一種生命完整與永恆之境界,儀式就是展示此超越力量的途徑。例如學校老師會透過播放國歌和升國旗的儀式,告訴孩子「你是中國人!」,藉此灌輸國家意識。政府會製造宣傳刊物及短片以加強其所管轄人民對國家的認同和歸屬感。香港特區政府於2004年製作《心繫家國》宣傳短片,並於本地的兩間中文電視台播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中國政府藉著申辦2008年北京奧運及其一連串的活動和儀式, 如傳聖火來增強青少年和國民對民族國家的自豪和認同又是另一例子。

當然身份並非只是一個單向的被界定和灌輸的過程。個人作為一個會思考及行動的個體,不一定會接受外界對他/她身份的劃分。最明顯的例子是,緃然學校及政府不斷的向年青人灌輸國家意識,仍有不少的香港人在調查中表明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而「中國人」這個身份,對不同社會背景的人也相信有不同的意義。但是北京奧運會後,經過開幕禮、閉幕禮和幾十次國旗禮,我們有理由相信,在香港認同中國人身份的人會較以往的多。除了奧運,我們還圍著那些火堆跳舞呢?

作者馮惠卿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本科及碩士畢業生,曾任教中學通識教育科,現職中學圖書館主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