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江南Style」的全球想像


趙永佳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所長,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長期關注中學通識科發展。


(原文刋於20121122日《明報》「通通識」)



時至今日,這個地球上不知道或沒有聽過「江南Style」或向其致敬仿效之作的大概沒有幾個了。執筆之時,在Youtube上,南韓藝人Psy(原名朴載相)的音樂視頻(MV) Gangnam Style(江南風格)已累積了有史以來最高的八億三千萬的點閱次數。和它有關的視頻也超過九萬條(以中文「江南Style」搜尋則有八千多條結果),大量的模仿、「惡攪」作品在Youtube上廣泛流傳。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韓國人)指「江南Style」是一股「和平的力量」,而美國總統奧巴馬也是粉絲。在世界各地的音樂排行榜,「江南Style」都能名列前茅,到了九月,亦被堅尼斯世界紀錄大全確認為在Youtube上最多觀眾「喜愛」的視頻。



「江南Style」與全球化的關係驟眼看來是如此明顯,很多同學可能都會認同這是一個文化全球化的現象,是現今在全球化的世界,普及文化商品在互聯網上快速流通並透過媒體的相乘效應(multiplier effect)而成為全球性文化現象。很多同學也會懂得如何以「江南Style」在不同地方都同樣受歡迎來說明它是如何成為一個全球現象,也可能會把它放在「K-pop」的脈絡中分析。

不過,在這些全球化分析「基本動作」之外,同學們又可知道有什麼其他角度來發揮我們對「江南Style」的全球想像?

「江南Style」的出現和全球化有何關係?

首先,我們可以分析「江南Style」的出現的全球化背景。「江南Style」的音樂風格,和其他「K-popMV有不少相似之處,如電子音樂、嘻哈(Hip Hop)、誇張的舞步等等。但大家是否知道,無論K-pop或「江南Style」本身都是全球化下美國流行文化「東漸」的結果?

當代流行音樂的發源地是英、美兩國,而南韓因為和美國關係密切,通過美軍基地、駐軍,和美國媒體的影響,美式流行音樂其實比在其他亞洲國家的影響更深。節奏怨曲(R & B)、Hip Hop、說唱(Rap)等典型美式音樂風格在南韓是早早生根。所以有評論更指K-pop也只不過是美式流行音樂的變種。而Psy的音樂風格,就更是「美國製造」。原來他最愛的音樂是英式搖滾樂如QueenBon JoviGuns N’Roses等(偶像是QueenFreddie Mercury),但他在2000年前後在美國波士頓大學中途退學,並曾在當地的巴克利音樂學院進修(也沒有畢業),當時正值嘻哈(Tupac Notorious B.I.G. Eminem)當紅之時,因此「江南Style」中的反諷、戲謔的說唱風格,本來就深深地刻上了美式黑人音樂的烙印。而MVPsy的造型,他也曾在訪問中承認是參考荷里活喜劇片「Naked Gun」和「Dumb and Dumber」中主角的屌絲造型。

也有不少論者聚焦於「江南StyleMV與歌詞中的含意與反諷刺意象。南韓首都首爾被漢江一分為二(所以前稱為漢城)。原來市中心在漢江以北,但在韓國經濟起飛之後,逐漸飽和,於是政府在八十年代開始開發漢江以南地區,成為新的經濟、商業中心,「高檔」中產住宅小區林立,傳统名校紛紛進駐,餐飲、娛樂設施發達,甚至美容醫療(整容)事業也是高度集中。逐漸「江南」地區就成為時尚、繁華的代表,而江北就變成老土與粗俗的象徵。

無獨有偶,今年的韓國賣座電影《初戀築跡 101》(Architecture 101)也有談及首爾的南北問題。在電影開始時,在建築學概論的課堂上,大學教授要同學把每天由家裏到大學的路線畫在地圖上,發覺同學多來自江南中產區域,對江北的地標以至首爾的歷史都不甚了解。而男女主角則碰巧同樣來自江北,每天都乘同一跳線巴士上學,因此男孩就開始暗戀女孩,但男孩一直沒有勇氣表白,直至15年後重逢。有點老套的「那些年」故事,但也很好地點出了江南、江北的階級分歧在韓國的集體回憶中的分量。


Source: Kim, Jea. 2012-08-09. “Korean Music: Psy’s “Gangnam Style” and “Gangnam Oppa” in “Architecture 101”” http://mydearkorea.blogspot.hk/2012/08/korean-music-psys-gangnam-style-and.html


江南地區的奢華,是「江南Style」的核心,騎馬、桑拿、高級會所的泳池、夜總會、美艷、性感的少女、型男帥哥、遊艇、高價的咖啡、狂歡達旦等都是MV和歌詞中的重點,但這些「江南現象」,其實在所有全球化下帶動成長的全球城市(Global City)都有出現,並非首爾獨有。一方面,全球化在韓國帶動經濟起飛,令首都經濟快速增長,市民收入普遍增加。但另一方面,全球城市發展卻往往以金融業為主要發動機,資金的大量流出流入令金融及周邊的商業和高檔服務業一枝獨秀。於是,貧富懸殊愈見嚴重,收入差距不斷拉開。因此大都市內的高收入人士的生活方式,和「一般」民眾的差異也日見明顯。「老土」與「時尚」,實用與浮誇,就成為城中不同階層的文化標記。因此,歌曲中對江南風格和品味的諷刺,才會在韓國得到巨大的迴響與認同。在全球城市中貧富差距擴大的情况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在不少亞洲城市,如上海、香港、東京、台北都有出現。香港可能沒有一個如「江南」地區般由一新開發區變成時尚潮人聖地,但「中環」與「MK」(旺角)、「尖嘴」與深水埗在城市面貌和生活風格上的確也是有巨大差異。

Psy最特別的地方,就是他本身就正正代表了在全球化下的既得利益階層。他是娛樂企業少東,曾在美國遊學,「江南Style」爆紅之後會和Justin Bieber的經理人相談合作。由他唱出對「江南風格」的嘲弄,本身就是對全球化對韓國帶來的社會影響的極大諷刺。「江南Style」成為一全球現象,也很好的說明了全球文化現象大多有「在地」基礎,「江南Style」如果不是先在韓國走紅,大概不會在網絡上為人「狂推」。

文化全球化的內在邏輯

網絡是文化全球化的重要媒介,因此了解兩者之間關係也是明白「江南Style」現象的關鍵。「江南Style」背後的「YG娛樂」巧妙的利用了互聯網來把「江南Style」炒熱,早早把MV上載至Youtube,而原來「江南Style」也是2012年的即時戰略遊戲「星際爭霸II﹕自由之翼」在韓國舉行的全球聯賽的主題曲,在7月就開始在國內走紅。到了9月,在斯得哥爾摩舉行的歐洲總決賽,冠軍Stephano與其他參賽者和觀眾也在賽後隨着音樂大跳騎馬舞,於是網絡上也就出現「江南Style」式的集體快閃活勳的視頻。

群眾外包 / 眾包「Crowd-sourcing」也是在網絡空間上的主要「生產模式」,在「江南Style」的走紅也扮演了主要角色。「YG娛樂」和很多唱片公司不同,並沒有強調版權,除了把MV上載至Youtube之外,又沒有阻止後來出現的「惡搞」和模仿作品。在互聯網2.0年代,「人人都是作者」,於是張三李四都可以搖身一變成MV製作人,以手機及其他簡單影音器材,製作一套「山寨」視頻,再配上原來音樂,就可以上載至網站和公眾分享。


亦因為互聯網在不同社會的不同在地發展形態,我們也見到「江南Style」在各地的不同傳播路徑。它在南韓首先通過互聯網走紅,當然與當地的寬頻互聯網滲透率全球數一數二有關,而Youtube在美國和西歐也是非常流行,反而在日本,Youtube流行,而k-pop一直傳播的途徑是電視、現場表演和唱片等傳统媒體。在網絡世界中反而充斥着「嫌韓流」,網上論壇往往是散布反對南韓娛樂企業「操控」日本傳统媒體言論的地方。因此日本人對Youtube為主要擴散手段的「江南Style」並不感冒,實在不足為怪。反而有評論指日韓外交關係緊張而連累「江南Style」卻是有點上綱上線了,亦無視k-pop在日本其實一直都有不俗的發展

在網絡世界中,「江南Style」和無數在地或其他全球性文化元素進行「雜交」,也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如到了美國,它可以成為總統競選話題,又可以和美式啦啦隊校園文化結合,在遊戲世界內又有無數MinecraftLego版。在香港,變成諷刺南下蝗蟲的工具,到了馬來西亞,它可以和沙巴州的客家文化雜交而產生了「Orang Sabah Style」和「Sabah Hakka Style」。在台灣,就有二百多個「雷音三太子」(一種民俗表演藝術中的巨型人偶)一起跳「江南Style」挑戰世界紀錄。連南韓的死對頭北朝鮮也要參上一腳,以江南Style來諷刺南韓總統候選人朴槿惠(已故獨裁者朴正熙的女兒)。當然南韓也有藝人還擊,以「江南Style」諷刺北朝鮮領導人。



對大部分境外人士看來,原版MV的在地意象其實都不大了了,他們看到的只是強勁的節奏,反覆的歌詞,以及獨創有趣的舞步,這和1996年西班牙河邊人二重唱演唱的「瑪卡雷娜」(Macarena)有很多相同之處。對於不懂韓語的人,MV大概給他們最強烈的感覺就只有「超搞笑」。在Youtube上的「Teens React」頻道中,把MV給一班十來歲的青少年觀看,然後問他們的感覺,而最常見的回應是「不知道他在唱什麼,但就是覺得爆笑!」而在Youtube上的大量仿效之作,也只是把MV中的舞步及場景照搬一遍,如錢國偉的「Hong Kong Style」及俄勒岡大學的吉祥物Oregon Duck的「Gangnam Style Parody」等都如是。芸芸「A貨」中,網站College Humour的「Mitt Romney Style」是少數真正做到「江南Style」的反諷功能,大力挖苦美國落選總統候選人羅姆尼,大唱「我有很多錢,所以你們要選我!」而高登音樂台的「核突支那Style」諷刺內地民眾在香港的種種不文明行為,也有「江南Style」的神髓。



美國文化評論人Andrew Lam指出,普及文化商品,如流行音樂與電視等,要由文化邊緣「越界」到中央,一般而言,「都要求作品『背叛』原來的文化,以致需要重新發明(reinvention)」。就如周潤發的電影和Rain的音樂,就太忠於自身的文化傳統(香港和南韓)而未能在美國大紅大紫。反而,美國的MTVMichael Jackson)和電視劇(ER等),就因為是由全球文化核心產生,而能毫不掩飾地以美國文化來征服全世界。反觀K-popWonder Girls等作了大量努力去重新包裝並以英語演唱歌曲,但在西方社會還是不能走入主流。

在文化現象的全球化過程中,「失真」的情况相當嚴重,大家在「熱炒」某話題現象時,其實都不會深究其背後的深層內在意義。所謂「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而「外表」(form)和「內容」(content)分離,是文化跨境傳播的常見現象。好像荷李活的電影在全球風行的,大多都不是有什麼深意的劇情片,而是以動作和奇幻等元素在美國以外吸引觀眾眼球。這說明了就算是在全球化的世代,不同文化之間的鴻溝是仍然存在,而這差異也做成了「江南Style」跨境擴散的成功及其獨特邏輯。

通過深入分析「江南Style」的來龍去脈,我們能進一步了解文化全球化的現象與內涵。下次同學要交IES題目之時,不妨考慮以「江南Style」為個案,以內容分析方法來剖析不同時地不同版本的「江南Style」,來找尋文化全球化的內在邏輯。

後記:雖然中國還未有國產「江南Style」出現,但有論者指出2009年雙人組合鳳凰傳奇的「最炫民族風」(過百萬點擊)是最接近此「神曲」的例子。不過網上的大量「全球」紅星演出版本其實剪輯而成的,並非真人演出,反而YoutubeMV(http://www.youtube.com/watch?v=FHEOfXOqp1Y)的逾千条留言就「別有洞天」,由中華文化的復興到海外華人的民族認同都有觸及,同學如能仔細分析,當能寫成一上佳IES報告。




參考材料
Kim, Jea. 2012-08-09. “Korean Music: Psy’s “Gangnam Style” and “Gangnam Oppa” in “Architecture 101””  http://mydearkorea.blogspot.hk/2012/08/korean-music-psys-gangnam-style-and.html
香港網絡大典. “Gangnam Style”
董思齊. 2012-11-05.天外「騎」蹟──非典型韓流的〈江南style
Dixon, Tom.  2011.  "The Journey of Cultural Globalization in Korean Pop Music"
Lam, Andrew.  "'Gangnam Style': Crossing Over in the New World"